内容来源:光明网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29日 浏览次数:127次
理论宣讲送到田间地头,文明新风吹遍村居社区,文明实践活跃在大街小巷……近年来,辽宁大连以创新实践为笔,绘就了一幅“理论飞入寻常家、服务直达心坎里”的生动图景——从海岛宣讲的“渔家话”到城乡结对的“爱心葡萄”,从科普IP的“万家灯火”到邻里宴席的“百家温情”,一个个创新更走心的实践项目,正以星火之势汇聚成文明之光,为大连“产业结构优化的先导区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区”建设注入澎湃精神动能。
以赛促强
“我们长海县‘小岛链’宣讲团是一支由多行业力量组成的宣讲团,以‘渔家话’解政策、线上课堂连海岛的方式,构建起三级宣讲网格,将党的创新理论传播到海岛的每一处角落,成为群众认可的先锋队与连心桥?!苯?,在大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大赛上,长海县“小岛链”宣讲团项目负责人高浩轩兴奋地表示。
此次大赛上,气氛热烈紧张,节目路演、沉浸式情景再现、文艺展演……各项目负责人化身“文明实践项目推介官”,以通俗易懂、生动翔实的讲解,向观众全方位介绍项目的基本情况、创新运作模式、实际取得成效以及社会影响力,在展现近年来全市文明实践活动亮眼成果的同时,调动了文明实践所站工作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
大连市持续深化为基层赋能,市文明办推出首批20个优质文明实践资源供各地区免费使用,推动7所在大连高校与7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展“结对子”共建,与中国图书进出口公司联合开展“文明实践科普小课堂”项目,提供优质科普课程课件,开展5000多场活动。
结对共建
近日,大连瓦房店市李官镇李官村的优质葡萄正值上市旺季,但如何扩展葡萄的销路,让村民们犯了难。了解到这个情况后,西岗区白云街道文明实践所、拥警社区文明实践站发挥城市社区市场资源链接优势,主动对接协商辖区内商城设立专柜和集中采购,协调市场尽量提供优质摊位,发挥社区网格员、楼长、志愿者队伍力量组织“爱心助农葡萄团购”活动,帮助村民们解决了难题。
为破解城乡不均衡问题,大连市近期举行了精神文明建设城乡结对活动,以“所站带建、典型联建、行业帮建、新风共建”四个项目为抓手,形成首批111组结对清单。结对活动启动后,中山区葵英街道依托“云上南山”共享直播间,开设云端微课培育农民主播,助力农产品电商带货,利用“多彩云集”平台发展乡村文创及农产品销售;沙河口区“大连好人”、光祥志愿大队成员彭军带领队伍走进瓦房店驼山乡金屯村开展乒乓球联谊赛,同时就果树种植等项目合作深入洽谈;西岗区小善大爱公益服务中心为王店村对接专业越野车队资源,举办乡村越野赛活动推广露营、越野、民宿等特色旅游资源……
一次次结对活动成功牵手,让“输血”向就地“造血”转化,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塑造品牌
每家制作一道菜、围坐一桌共分享的“百家宴”活动,是大连庄河市城关街道邻里文化节系列活动之一,也是庄河市城关街道向阳社区居民们每个夏季最期待的文明实践活动之一,当地不断深耕“幸福城关 邻里情深”文明实践活动品牌,已先后举办16届邻里文化节活动,邻里和谐的种子在广大居民心中开花结果。
近年来,大连市以阵地网络化、项目品牌化、活动常态化为突破口,坚持每周四“文明实践集中日”制度,精心打造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契合群众文化喜好、彰显新时代精神风貌的文明实践活动品牌,通过将“送服务”向“种服务”延伸,推动“为我服务”向“我要参与”转变,全面整合社会力量,在广场、书店、音乐馆、博物馆、商场、社区驿站、乡村小卖部等不同场景,设置1549个文明实践点,真正做到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2025年以来,全市各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开展文明实践活动超过4.3万场次。
如今,在大连,一个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成为城乡地标,从理论宣讲到志愿服务,从文化惠民到科技助农,这些扎根基层的文明实践阵地,不仅传递着城市的温度,更激发了共建共治的内生动力,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文明实践中来,个体“小文明”汇聚成城市“大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