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约可空降平台游客登录-附近100块上门4个小时,300元快餐不限次数二维码qq,全国空降24小时服务联系

首页 详情
省内新闻

“新质”密码 | 鞍钢集团:向深蓝进发!

内容来源:东北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05日 浏览次数:1911次

点燃创新引擎,绽放新质之光。当前,辽沈大地处处涌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热潮,各地标杆企业依托自身禀赋优势,集聚力量推动科技创新,抢占竞争制高点,塑造发展新优势。辽宁省委网信办、东北新闻网推出系列报道《“新质”密码》,聚焦我省标杆企业向新求质的蓬勃脉动,记录新质生产力在辽宁加快形成的发展变化。

“国之重器”蓝鲸1号

“蓝鲸1号”是我国研制的全球最大、作业水深最深、钻井深度最深的海上钻井平台,它的问世让我国正式开启了“可燃冰时代”的大门,而这一“国之重器”的最关键部位所采用的F级超高强海工钢就是由鞍钢集团研发制造。

近年来,鞍钢集团瞄准国家需求,接连开发超深水钻井平台用高强钢、货油舱用耐蚀钢、大型集装箱船用止裂钢、极地船舶用耐低温钢等高端产品,为我国海洋装备制造业升级与国际竞争力提升提供了关键材料支撑。

突破技术瓶颈,材料自主可控

在鞍钢集团钢铁研究院海工用钢研究所实验室内,研究员正聚精会神地操作着精密的仪器,他们正在就一块块极寒环境用高强韧易焊接海洋装备用钢样片进行测试分析。“每个数据的变化都是向未知领域迈出的一大步!”鞍钢集团钢铁研究院海工用钢研究所所长严玲对记者说。

严玲(右二)

海洋装备用钢在极寒环境下表现出脆性增大、韧性降低的问题,难以满足极端条件下的应用需求。面对这一挑战,鞍钢集团科研团队深入研究攻关,通过优化合金成分、改进生产工艺、调控显微组织等创新手段,成功研发出极寒环境用高强韧易焊接海洋装备用钢,大幅提升了产品的焊接性、耐冰磨、耐蚀性,同时降低了工程应用的难度和成本。

极寒环境低温钢生产过程

“此次新型极寒环境海洋装备用钢的研发,不仅突破了技术瓶颈,更实现了关键材料的自主可控。”严玲表示。

3项全球首发,6项全国首发

除了高强韧易焊接海洋装备用钢外,鞍钢集团还拥有多项拳头产品和核心技术。目前,共开发三大系列58个牌号产品,在国内率先通过船级社认证。

严玲介绍,鞍钢集团在全球首发了极地船舶用钢、极地海工用钢和液货舱用低温钢3项产品。其中,极地船舶用钢以其优异的低温性能,适用于破冰船、极地运输船等船舶的制造,保证了船舶在北极冰区破冰、安全航行的要求。极地海工用钢则主要应用于超深水或北极区域半潜式钻井平台的制造,其韧性等级能够达到F级,是国际上最高等级的海洋工程用钢之一。液货舱用低温钢方面,以VL4-4MOD为代表的创新产品,实现了全球首发,推动了行业技术革新。

同时,鞍钢集团还实现了6项产品在国内的首次发布,这些产品具备优良的抗冷裂性和可焊性,为全球海洋工程的材料供应提供了更多选择。

双机架宽厚板轧机与配套设备

鞍钢不仅在产品上取得突破,其生产流程与设备条件也展现出显著优势。世界最宽的5500mm双机架宽厚板轧机与配套设备,加之国内唯一的“海洋装备用金属材料及其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产品研制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近年来,鞍钢在海洋装备用钢领域的研发投入持续增加,产品市场占有率国内领先,为国内外50余项重大极区项目提供了200万吨高端低温钢。

由技术领先到技术引领

钢铁行业作为规模庞大的传统行业,如何进行改造提升,以新技术激发新活力?

在严玲看来,随着国际生产形式的转变,对钢铁的标准和需求也发生了改变,“我们要积极转变思维,紧跟市场趋势,致力于研发符合市场需求的特种钢与个性化钢产品?!?/p>

此外,辽宁省拥有相对完整的极寒环境海洋装备用金属材料的研究、制造及应用产业链条。鞍钢集团与东北大学、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大连船舶重工集团等单位共建联合研发平台,以实现在极寒环境海洋装备用金属材料由技术领先到技术引领,进而快速完成工程化应用。严玲表示,鞍钢集团围绕支撑海洋装备发展所需的“钻-采-集-输”商业化布局,将持续为实现造船强国、海洋强国贡献力量。